伪青春必然速朽,真青春无需缅怀

心路历程
大学一毕业即成中年人,中国人的青春很短
赵薇的《致青春》是一部写实的片子。中国大陆的大多数80后90后,说起青春来,也就大学那几年的青春正宗一点。大学之前,十二年教育只为了一个目的:高考。必须心无旁骛,不能谈恋爱,明明看到喜欢的男生女生心里小鹿乱撞,也要硬生生地把情愫压下去,转移到厚厚的高考真题卷子里;老师整齐划一地说“青涩的果子是不能吃的”,多年来连修辞也不改一下。
大学过后,不,准确的说应该是从大四那年开始,残酷的就业压力如山雨欲来风满楼,大家再也无心在宿舍里煮个方便面,谈个无目的的恋爱,在草地上拨拉点吉他,读点柏拉图哲学了。我们的国情是,房子很快就成为后大学时代的主题。微博上流传的一段话并不假:“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,也毁灭了年轻人的想象力。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,结伴旅行,开读书会。现在,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为中年人,为了房子精打细算。他们的生活,从一开始就是物质的,世故的,而不能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,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