伪青春必然速朽,真青春无需缅怀

杰拉斯 杰拉斯 | 时间:2014-02-04, Tue | 16,865 views
心路历程 

大学一毕业即成中年人,中国人的青春很短

赵薇的《致青春》是一部写实的片子。中国大陆的大多数80后90后,说起青春来,也就大学那几年的青春正宗一点。大学之前,十二年教育只为了一个目的:高考。必须心无旁骛,不能谈恋爱,明明看到喜欢的男生女生心里小鹿乱撞,也要硬生生地把情愫压下去,转移到厚厚的高考真题卷子里;老师整齐划一地说“青涩的果子是不能吃的”,多年来连修辞也不改一下。

大学过后,不,准确的说应该是从大四那年开始,残酷的就业压力如山雨欲来风满楼,大家再也无心在宿舍里煮个方便面,谈个无目的的恋爱,在草地上拨拉点吉他,读点柏拉图哲学了。我们的国情是,房子很快就成为后大学时代的主题。微博上流传的一段话并不假:“中国的高房价毁灭了年轻人的爱情,也毁灭了年轻人的想象力。他们本可以吟诵诗歌,结伴旅行,开读书会。现在,年轻人大学一毕业就成为中年人,为了房子精打细算。他们的生活,从一开始就是物质的,世故的,而不能体验一段浪漫的人生,一种面向心灵的生活方式。”

(阅读全文…)

[思考]成年人的思想还能进步么?

杰拉斯 杰拉斯 | 时间:2013-12-19, Thu | 30,430 views
心路历程 

本文谈谈成年人思想的进步。

在我们上小学上中学的时候,不管学校的教育多么糟糕,我们的思想都在不停的进步。这表现在如果我们回首一年以前的自己的某些想法,做的某些事,会觉得那时候自己很傻。考察自己的进步的一个更客观的指标大概是“刮目相看指数”。别人如果一年没看到我们,再看的时候,第一反应往往是“你都长这么大了”。如果三年没看到再看,可能都不认识了。

但是成年以后,一个很可能的趋势是人的进步速度一般会越来越慢,以至于停止进步,甚至倒退。他们思想最牛B的时代是他们的年轻时代。中年以后他们就无法接受任何新的思想,以至于最后连自己的孩子都搞不定。

比如说歌手郑智化在过去十多年内就没有任何进步。我上中学的时候很喜欢郑智化,他的歌曲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娱乐,而简直是一种教育。这么多年来我的思想进步了许多,可是最近郑智化在北京开演唱会,唱的还是当年那些老歌。伟大的郑智化,他为什么没有像翁美玲等美女那样在人生最伟大的年龄上死去,何必让人间见白头?

余秋雨的思想在过去这么多年内很可能还退步了。我最初知道他是上初中时看《读者文摘》上他的文章,高中以后我就再也不看《读者》,可是他现在连那种文章都写不出来。

(阅读全文…)

天堂在前方——与所有有梦想、有追求的人共勉

杰拉斯 杰拉斯 | 时间:2013-10-14, Mon | 75,574 views
心路历程 

最近特别忙。

或者说其实是故意让自己这么忙。因为我想给自己寻找一个逆境,我希望在逆境里面得到成长,得到锻炼。

只是最近似乎忙的有些过了,曾经有时候会想东想西甚至躺在床上睡不着觉,但这种思考最近却越来越少了,每天下班洗澡躺在床上,玩着手机就困得睁不开眼。虽然说忙可以锻炼自己的抗压能力,但让自己没有时间去思考人生,还是有点得不偿失。

(阅读全文…)